
熱門文章
-
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05-06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特殊時期, “宅”是一種社會責任
2020-02-03 | 文章來源:網絡 | 分享到:
“姐妹們,我把新的舞蹈動作發在群里,大家在家里就可以練,窩在家里一定要鍛煉身體啊。等到春暖花開,我們再出來一起跳。”廣場舞大媽姜阿姨在微信群里發了這樣一段留言。
在這個“加長版”的春節假期里,“宅”成為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對于戰“疫”這件大事,“宅”是老百姓的社會責任,也是應對疫情的有效武器。做一個不太科學的換算:每個人在家“宅”夠4個小時,就等于節省了一個自用口罩;每減少一次外出,就少用一些醫用酒精等其他消毒用品;每減少一次發燒咳嗽,就節省了一次發熱門診的醫療資源,讓大夫和護士多休息幾分鐘。
在中國最重要的節日里,我們要感謝那些期盼著一頓團圓飯,卻含淚給兒孫們發微信叮囑“一切都好,少出門,別添亂”的老人們;感謝身處同一座城市,卻不能一起逛街、看電影、吃大餐的青年男女們;感謝那些向往著淘氣堡、電玩城,卻不得不窩在家里陪伴爸媽的孩子們。
當前,有人繼續宅在家里,有人開始為返回工作崗位做準備,無論身在何處,都是一份堅守。沖在防疫一線是堅守,保證社會正常運轉是堅守,努力“宅”在家里也是堅守。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