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05-06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隨著2020年高考的臨近,近期北京、江蘇、天津等省市選科數據曝光,引起廣泛討論。
高中生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導致目前先有“棄物理”后有“棄化學”的情況出現,在高考改革推進過程中似乎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為什么呢?
就這一問題,先看看全國新高考選擇現狀再做進一步分析。
1 全國新高考選考現狀概覽
在目前實施新高考的14個省份中,存在三種選科模式:
一種是浙江“7選3”模式;一種是上海、山東、北京等省市的“6選3”模式;一種是江蘇、河北等8省市的“1+2”模式。
浙江、上海在高考改革之初,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棄物理”現象。兩省市紛紛發布物理最低保障基數來保障物理科目賦分公正,高校也對招生專業選科要求進行調整,來調節物理選考人數。
第三批高考改革省市紛紛采用“3+1+2”模式,要求考生在物理、歷史兩個科目中必須選考一門,有效避免了“棄物理”現象再次出現。
2 2019年不同分數段考生物理、化學選科分析
經過了2017、2018兩年的高考,大家的選擇博弈心理更加嚴重了,導致2019年選擇理化的人數進一步減少,理化成了牛娃們“自相殘殺的戰場”。
不過從2020年以后,因為報考專業限定必選物理的專業組數量大幅增加,并且還有一些院校專業組要求雙選或三選,所以估計2019年是選物理人數最少的一年,明年開始選物理的人數會增加不少。
2019年選物理和化學的人數減少,但高分段人數有所增加,570分以下選理化的人數在不斷減少,但是2020要求必須選物理的專業組比2019年多了很多,估計2020年選物理的人數也會增加很多。
3 棄完物理棄化學, 最終究竟苦了誰?
先有“棄物理”后有“棄化學”,在高考改革推進過程中似乎總有很多“漏洞”。
業內人士表示,“內容多,難度高”是化學給很多考生的感覺。而考生規避化學學科,并不是在新高考方案后。只是新高考方案下的“物理”被托底“上岸”以后,化學的尷尬處境才被凸顯了。
于是有人這樣說:“3+1+2”的模式,把物理救上了岸,卻又把化學推下了水!
這樣的現象,完全違背了“賦分制”的初衷,對于高校選拔人才以及個體多元化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公平的,高考賦分制度能夠公平公正地實現的前提是選考人數不能過少,并且成績呈好、中、差正態分布趨勢,目前化學學科的選考情況恰恰與這一前提相悖,這勢必會造成選修化學的優秀學生在高考賦分時發生互踩,遭受被賦予極低分值的不公!違背了高考改革的初衷!!!
南京大學化學系一位老師表示,化學有著很強的煙火氣,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密不可分。這位老師在微信上調侃道,“不學化學以后孩子們連食品化妝品包裝說明都看不懂哦!”
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陸一老師曾發文稱:2017級本科生入學后的大學物理第一次期末統考,上海、浙江生源學生不及格率比過去大幅提升(有的班高達30%)。老師和學生都承認,2017級沒有選考物理的學生入學時基本只有初中物理水平。
如果都投機取巧、趨利避害而丟棄化學,那長此以往,我們中國的科技水平,將會受到長遠的負面影響。
另外,根據選考科目指引要求,化學科目也成為更多高校特別是雙一流高校優勢學科的提出的要求。
南京大學學工處副處長李浩表示,新高考方案實施后,各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和邏輯關系更加豐富,化學科目也成為更多高校優勢學科提出的要求。比如南京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在首選科目物理的基礎上,另一門化學或生物。不僅傳統意義上化學與生命科學類、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類需要選考科目是物理和化學,匡亞明學院大理科班、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也要求物理和化學。
這主要是因為一流大學不乏優秀生源,但是更希望拔尖生源,而物理、化學組合的考生更加適應高校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事實上,有數據顯示,在高校報考專業中,化學也是四門選考科目中要求必選占比最多的學科。如果考生選學化學,可以報考的專業達到近3萬個,幾乎囊括了雙一流高校的所有專業。如果考生選學化學,可以報考的專業達到27733個,涵蓋全部985、211院校的所有專業。
以南京大學為例,南大公布的選科要求中,專業首選科目為物理的占到了2/3,其中要求物理和化學的專業超過總計劃的1/3。
而在東南大學,部分有明顯學科屬性的專業,如臨床醫學類、臨床醫學、預防醫學三門對再選科目提了要求,即從化學、生物兩門中選考其中一門。
在浙江大學等高校,專業大類中對化學有要求的也占到了將近五成。浙江大學11類專業中,有5類專業對化學有要求,占比45.45%。其中理科試驗班,包括生命、環境、化學與地學專業要求考生必須選考化學,占比約9%。
4 “3+1+2”模式,首選科目比例
從表中,我們發現如下特征:
以上四省,僅能首選物理,可選的專業大多在47%以上,其中河北省稍低,占比41.92%;以上四省,僅能首選歷史,可選的專業占比均在3%以下。以上四省,首選物理或歷史均可,可選的專業占比均在49%以上。
整體來說,如果首選物理,可選的專業占比約在97%以上;如果首選歷史,可選的專業占比約在52%以上。
5 哪個選考科目組合可選專業最多?哪個可選最少?
6 想上985/211,哪種組合最吃香?
以上選科類型的排名情況和大家心目中的排名一樣嗎?985/211高校也是如此嗎?哪種選科組合更吃香呢?
湖北省公布首屆“新高考”高校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后,分析數據可以發現:首選科目為物理的,95.2%的專業可報考;理科優勢明顯的高校,首選科目要求“僅物理”占比更高,其中哈工大、中科大100%,浙大、西安交大80%,華科74.39%。
和全國高校整體情況比較一致的是,如果首選物理,再選擇“化學+政治”組合,在985/211高校中,同樣能選到最多的專業個數。
但發現有區別的是,當首選科目為歷史時,“地理+政治”這一選科組合卻并不是可選專業(類)最少的,反而“化學+生物”這個組合的可選范圍最小。
這是否說明了985/211高校在偏人文類專業,對于“歷史+地理+政治”這一組合的認可度比其他院校更高呢?
7 "3+1+2"模式下12種選科組合優劣
我們從綜合角度出發,簡要分析各選科組合的特點及優勢,供考生及家長參考。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