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05-06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來源:新浪教育綜合
關鍵詞:雙一流,雙一流建設,國際校區,清華大學
最近,國內知名高校合作辦學的新聞引發關注。
12月1日,清華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與深圳市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議的內容主要有合作共建世界一流水平的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等。深圳市委書記、市長以及清華大學校長等重量級領導均出席。
同樣在12月1日,另一所知名高校——天津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也爆出將在福州建設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的新聞,福建省領導、福州市領導以及天津大學校長等出席。
除清華和天大外,近年來還有浙江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華南理工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重慶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華南師范大學等已經建成或擬建設國際校區(國際聯合學院)。在高校“雙一流”建設的大背景下,國際校區已成為各大名校推進國際化辦學的重要選擇。
雙一流名校紛紛建設國際校區
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以來,至少有7所雙一流名校已建成或擬建國際校區。雖然目前僅有浙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清華大學正在建設或已建成,但從近期多所高校密集與其他機構簽約,也可以看出名校對“國際校區”的青睞。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
浙江大學于2013年2月啟動籌建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并于2016年9月正式招生開學。2017年10月,占地1200畝、總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的校園全面啟用。
目前,已引進英國愛丁堡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共同成立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和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開設生物醫學、生物信息學、電氣工程、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等專業。國際商學院(籌)已經成立,文理學院(籌)等也在加快布局。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
2017年3月15日,教育部、廣東省、廣州市和華南理工大學四方共建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協議在北京簽署。其辦學地址位于廣州國際創新城南岸,占地面積約1700畝,預計總投入超200億元。計劃2019年9月開始正式使用,到2021年完成所有學院的籌建和招生。
在國際化辦學模式上,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將采用“中方為主,國際協同”的方式,由每個學院和全球排名前100、學科排名前50的世界一流大學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合作,匯聚全球高端創新要素開放辦學。
重慶大學國際校區
2018年10月12日,在重慶大學90周年校慶年啟動大會上,重慶大學就提出重點工作中就包括建設國際校區。
據悉,重慶大學將加強與世界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國(境)外優質教育資源,完善國際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同時,與九龍坡區合作共建重慶大學國際校區,匯聚國際教育創新資源,實現師生集中學習,資源集中調配,學科集中發展,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到2020年,基本完成重慶大學國際校區建設,首批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入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校區
2018年8月7號,江北新區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南航江北新區國際校區建設。據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校區位于南京江北新區,校區東鄰濱江大道、西靠橫江大道、南臨長江三橋、北近長江五橋。
校區規劃用地面積約400畝,規劃建設面向未來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是中外合作辦學和新興交叉學科發展為一體的非獨立法人國際校區。
華南師范大學國際聯合學院
2018年11月10日下午,華南師范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成立暨國際化辦學簽約儀式在華南師范大學南海校區舉行。
華南師范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按照“中方為主,一對多”的原則,聚焦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需要,重點與英國阿伯丁大學、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美國圣路易斯大學、法國尼斯大學、法國圖爾大學等國外名校開展強強合作。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
2018年12月1日,清華大學與深圳市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共建世界一流水平的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
據悉,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這是清華大學唯一的國內異地辦學機構,將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2001年建設)、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2014年建設)基礎上建設的新型高等教育機構,將大力吸納國內外一流高校、高水平科研院所、企業等各主體的優質資源合作辦學,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
2018年5月7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一期工程(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在深圳大學城奠基。該項目建設面積15.6萬平方米,預算12.6億元,將包括教學實驗室、科研用房、教學產學研用地等,預計2021年投入使用。
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
2018年12月1日,天津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教育廳在福州簽訂合作辦學協議。根據協議,天津大學將與各方在榕共建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暫定名),打造高水平、開放式、國際化的一流機構和平臺。
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辦學定位為天津大學下屬的非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將陸續引進境外優質高等教育資源,設立若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以及高水平科研和成果轉化機構。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是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第一個子項目,將開展光電子與柔性電子、先進制造、先進催化與能源材料等領域的科研合作和人才培養。
“國際校區”有何不同?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6月,我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共有2342個,其中本科及以上的機構(項目)有1090個,涵蓋了除青海、寧夏和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區市,作為探索之中的一種中外合作辦學新形式,“國際校區”有何不同?
從目前各大高校披露的信息來看,國際校區項目基本上可以用“中方為主、國際協同”、“一對多”、“高水平”等關鍵詞來概括。
“中方為主、國際協同”指的是國際校區的辦學定位。它應該是各大高校的有機組成部分,并且要服務于各大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中;“一對多”指的是不限于與一所國外大學合作;“高水平”指的是這些國際校區將聚集若干所世界綜合排名靠前的名校。
以目前已建成的浙江大學海寧國際校區為例,其本身是浙江大學下屬的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目前已引進的英國愛丁堡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為世界一流大學,在生物學、生物信息學、電氣工程、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機械工程等方面世界領先。
為何要建國際校區?
有關專家分析,近幾年各大知名高校大手筆建設國際校區,背后有多方面的重要原因。
在經濟全球化向前推進的大背景下,教育資源也正在快速跨國界流動。對于高校來說,順應國際化潮流,積極推動辦學體系結構和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調整,利用全球優質教育資源提高自身辦學能力和教育質量,將會大大促進學校發展。
同時,國家“雙一流”建設對高校國際化提出了明確要求,而國際校區的建設可成為高校推進國際化的重要舉措。2018年8月,教育部、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高校要大力推進高水平實質性國際合作交流,成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引領者。
此外,建設國際校區也可以滿足目前部分國內學生多樣化的求學需求,提高學校的生源質量和國際影響力。
歡迎關注川越培訓學校二維碼。
川越培訓學校微信二維碼
川越培訓學校高中家長內部資料分享QQ群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