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05-06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前兩天,成都公布了2020中考政策→重磅!2020成都中考政策公布!最大的變化有兩點:
一是確認取消外地生自主招生考試,所有公辦民辦統一招生;
二是除四七九三校七區,其他省級示范學校均不再參加市級指標到校分配。
那么,各批次招生有哪些變化呢?郊縣生還能就讀5+2區嗎?直升還保留嗎?中考的各種入學方式又有哪些變化呢?
直升
私立初中是否能直升本校高中?要等各高中招生計劃公布才能明確。但從文件的字里行間看得出來:私立初中的直升,會保留!
這從第一批次錄取的第8類別“民辦學校提前錄取”,可以猜測。往年民辦學校提前錄取,就是指直升生的錄取,今年繼續保留這一招生類別。
而且這兩天家長群流傳各個學校直升方案,似乎也證實了私立保留直升這一點。
2020年某外計劃650直升(含小語種競賽班人數),其中前350進實驗班或者競賽班,651-750補錄。20年直升人數比19年直升計劃的750名減少了100人,約2個班。
指標到校生
今年的指標到校生錄取在第一批次的第四類,談到變化之前,必須先明確指標到校分市級指標到校和區級指標到校。市級指標到校是在成都市分配,區級指標到校只在本區內分配。
市級指標到校:
2019年,市級統分指標的來源一是市直屬學校(四七九三校七區),二是中心城區各區確定一所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的12%。
(△2019市級指標到校來源)
而2020年,成都市級統分指標只有479三校七區,且比例為統招生計劃的50%。
去年的21所區重點高中(校區)減為2020年的四七九的三校七區,可供分配的市級指標總數減少50%多(約700多個名額)。
這也說明了各區省級示范高中不再參與市指標到校分配。
比如川師大附中屬于錦江區的省級示范性高中,按今年政策,它的188個名額(2019年統招生376名)只能全部在錦江區招收符合指標到生條件的學生,意味著青羊、武侯、成華等區域的學生只能通過中考成績進入。
(△2020市級指標到校來源)
區級指標到校:
區級指標到校生計劃比例不低于其所屬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本區域招生的50%。
以往參加市直屬指標到校的各區省重學校,今年只能在本區域招生,屬于區域指標。
這也就意味著:今年市級指標到校名額減少,區級指標到校名額增多。市級指標減少的700多個名額將按學校所在區分配到區內。
比如去年鐵中、二十中分配給全市的名額,今年全部在金牛區內部消化。
這一變化可能帶來幾大影響:
一是中考分數越來越重要,比如青羊區學生想考川大附中(武侯)、列五中學(成華),少了市級指標到校這一途徑,不得不更依賴于中考分數。
二是新6區戶籍就讀5+2區,在這一方面機會減少。新6區學生以往可以靠市級指標到校就讀四七九、師大附中、川大附中、二十中等;今年只能拼四七九。
三是市級指標到校可能更為火爆,市級指標到校今年只有四七九三校七區,拿到市級指標到校資格,就意味著半只腳踏入四七九,而四七九的名額,往年多數是分給了三小聯中。
(△2019市級指標到校分配三甲)
四是各區可能會更加重視打造本區高中,市級指標減少,區內重點高中越多,升學越有優勢,金牛區省級高中多,相應區級指標到校就多,天府新區省級高中少,相應的指標就少。
各區一所省二級以上示范高中統招12%名額回歸本區,成績不是很有優勢的這部分學生,可能更愿意爭取區內指標。
全市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一覽表
藝體特長生招生
第一批錄取方式中,第五類:少年足球班,第六類藝體特長生仍有保留。
藝體特長生文化課分數會有所降低,但必須要求具有某項專長且達到一定水平,并取得一定成績才能報考。
今年受疫情影響,中考、體考推遲,長跑項目變為評定項目,考試項目只有坐位體前屈和立定跳遠項目。藝體專業測試可能會有所調整。
另外,往年藝體特長生專業測試一般在6月21日前后(中考后),今年中考推遲一個月,藝體生專業測試可能也會延后。如若同樣延后一個月,籃球、長跑等體育類考生的訓練、成績勢必會受天氣影響。
自主招生
今年明確了四川所有公辦、民辦學校的招生錄取均以學生中考成績為依據,一律不得舉行自主招生考試,一律不得跨市(州)掐尖招生、提前招生。
也就意味成都各大高中不在有自主招生考試,取消外地生班。
這一政策,幾家歡喜幾家愁。可以看到,下圖中的7所學校自主招生名額共510人。
也就是說,如果今年這些學校招生計劃不變,取消自主招生之后,就會多出510個招生名額!
(△2019各校外地生招生計劃)
對于優秀的外地生來說少了一個能考進成都四七九等重高的機會;
對于本地生尖子生來說,一方面競爭小了,另一方面,也少了能去外地參加自招的機會(往年成都有不少成績不錯的學生中考后也會去綿陽參加自主招生考試)。
對于成績偏低、想去其他市州讀高中,或者成績一般,想去周邊市州讀重點高中的成都考生來說,不準跨市州招生,可能就顯得不太友好。
那今年戶籍學籍均在成都市外的純外地生,就不能在成都就讀了嗎?也不一定,成都仍有部分面向全省、全市招生的特色班。這一部分今年是否會取消,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
(△2019各校面向全省招生的特色班)
私立是否招收外地生?這一點目前也還未明確。不過小升初已經明確規定,民辦可以招收純外地生,初升高也可能會拿出部分名額招收純外地生,具體以各校招生簡章為準。
郊縣生班
郊縣生班今年在第一批次第7類:面向15個區(縣)招生計劃。郊縣班針對的是成都非5+2區的考生,去年,四七九分校共招收220名郊縣生。
今年,面向15個區(市)縣招生計劃并沒有前面加綴四七九分校,或許今年在政策允許內,會增加多個高中面向15個區郊縣招生計劃!
雖然取消外地生考試,對郊縣生來說,少了一條入讀5+2區的途徑。
但是“青少年航空實驗班”“校園足球班”“藝體特長生”“面向15個區(市)縣招生計劃,也是郊縣生就讀5+2區的不錯選擇。
“5+2區域”=1個招生區域(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高新區、天府新區)
6區9縣=15個招生區域(雙流區、溫江區、新都區、郫都區、青白江區、龍泉驛區、邛崍、崇州、大邑、彭州、簡陽、金堂、新津、都江堰、蒲江)
中考
今年中考五科統一考試時間為7月14、15日,考試科目和計分辦法均未作調整;
體考時間也做出了相應調整:5月18日開始,5月底前完成,補考于6月15日前完成。另外,今年體考考試項目只有坐位體前屈和立定跳遠,長跑項目變為評定項目,即按平時成績及平時參加體育與健康課學習態度等評分。
今年省教育廳通知中強調,所有公辦、民辦學校的招生錄取均以學生中考成績為依據。
市級指標到校名額減少,嚴格控制中考加分,不準跨市州招生,最新政策下,中考成績成為最重要的升學依據!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