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文章
-
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05-06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宜賓多個家長群中招!騙子潛伏群里冒充老師詐騙了4000多!
2019-11-27 | 文章來源:網絡 | 分享到:
如今網絡信息高度發達,大多數學校的老師都會建一個QQ群或者微信群,以方便學校與家長雙方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好的督促孩子們學習。
但與此同時,這些家長群也為一些不法分子實行違法犯罪活動提供可趁之機,他們以各種方式混入家長群,盜取或者克隆老師的QQ、微信,利用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對孩子的期盼心理,假借“老師”的名義收取各種學雜費、資料費實施詐騙。
近日,在宜賓市敘州區某中學擔任班主任的唐老師來敘州區分局新城派出所報案稱,有兩個騙子趁自己沒有用手機關注班級群的一會兒時間,冒充班主任以及某家長的身份,在QQ群要求家長們轉款購買一套復習資料。據群內反映,已經有10余名家長上當,被騙金額共計4000余元。目前,警方已立案調查。
具體手法
兩人一唱一和,讓家長們深信不疑
小編也收到過這樣的爆料
不過這次是在家長微信群內
冒充班主任被抓個正遭
而且頭像幾乎一模一樣!
不過家長們還是非常謹慎
有人提出要給老師打電話
小編發現全國這樣的案例不止一起!
而各大媒體也紛紛發布提示預警
為什么家長會紛紛打錢?
為什么不法分子能頻頻得手?
請老師和廣大家長務必提高警惕,做好防范,
請仔細閱讀以下文字:
騙術揭秘一:如何混進班級群?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內搜索班級群的群聊關鍵字,即可出現大量公開的群聊信息,申請后方可進入。
2、有些學校在家長群的運營安全上較為松懈,班級群QQ號(老師的微信號、QQ號、手機號)直接寫在黑板上或對外公開,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3、不法分子獲取學生信息后,偽裝成學生家長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會備注為“xxx學生父親/母親”,由于學生眾多,許多老師并不會挨個核實。添加成功后,不法分子會要求老師將其拉入班級群。
4、不法分子在校園門口逗留,與其他家長閑聊、套近乎,獲取相關信息后把自己偽裝成學生家長,并向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由于很多群聊設置并未開啟“群主確認”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掃碼進群。
騙術揭秘二:怎樣冒充班主任?
一旦成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對方的頭像、昵稱、群備注等信息。只需下載頭像、復制昵稱即可快速創建高仿賬號,迷惑性極強。
騙術揭秘三:如何防止被真的班主任發現?
由于職業的特殊性,很多老師都開了消息免打擾功能,或者在上課期間關閉手機。不法分子往往會挑選上課、午休等時間段下手,利用時間差,讓真老師不能及時發現。
騙術揭秘四:收費方式
1、群收款
該功能較為“方便”、“快捷”,且金額固定。許多家長見老師發布通知都會立即響應,收款率較高。同時由于群聊的“真實性”,很多家長并不會有所懷疑。
2、支付寶、微信收款二維碼
3、銀行卡轉賬
不法分子直接在群內公布銀行卡號,讓學生家長匯款。此類收款方式較原始,且操作不便。
警方提示:應該如何防范?
1、添加好友時候注意核實對方身份,備注信息可作為參考,但不要完全輕信;
2、不隨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維碼,并設置相關身份驗證,謹防無關人員進入群聊;
3、注意查看可疑人員的微信號ID,高仿號一般會復制頭像和昵稱,但ID無法頻繁修改,可以此核驗對方身份。
4、收到“交費”、“轉賬”等信息通知時,可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與學生、老師多方核實,不要急于轉賬、匯款;
5、一旦發現可疑情況,保存好相關證據并及時報警。
但與此同時,這些家長群也為一些不法分子實行違法犯罪活動提供可趁之機,他們以各種方式混入家長群,盜取或者克隆老師的QQ、微信,利用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對孩子的期盼心理,假借“老師”的名義收取各種學雜費、資料費實施詐騙。
近日,在宜賓市敘州區某中學擔任班主任的唐老師來敘州區分局新城派出所報案稱,有兩個騙子趁自己沒有用手機關注班級群的一會兒時間,冒充班主任以及某家長的身份,在QQ群要求家長們轉款購買一套復習資料。據群內反映,已經有10余名家長上當,被騙金額共計4000余元。目前,警方已立案調查。
具體手法
兩人一唱一和,讓家長們深信不疑
小編也收到過這樣的爆料
不過這次是在家長微信群內
冒充班主任被抓個正遭
而且頭像幾乎一模一樣!
不過家長們還是非常謹慎
有人提出要給老師打電話
小編發現全國這樣的案例不止一起!
而各大媒體也紛紛發布提示預警
為什么家長會紛紛打錢?
為什么不法分子能頻頻得手?
請老師和廣大家長務必提高警惕,做好防范,
請仔細閱讀以下文字:
騙術揭秘一:如何混進班級群?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內搜索班級群的群聊關鍵字,即可出現大量公開的群聊信息,申請后方可進入。
2、有些學校在家長群的運營安全上較為松懈,班級群QQ號(老師的微信號、QQ號、手機號)直接寫在黑板上或對外公開,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3、不法分子獲取學生信息后,偽裝成學生家長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會備注為“xxx學生父親/母親”,由于學生眾多,許多老師并不會挨個核實。添加成功后,不法分子會要求老師將其拉入班級群。
4、不法分子在校園門口逗留,與其他家長閑聊、套近乎,獲取相關信息后把自己偽裝成學生家長,并向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由于很多群聊設置并未開啟“群主確認”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掃碼進群。
騙術揭秘二:怎樣冒充班主任?
一旦成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對方的頭像、昵稱、群備注等信息。只需下載頭像、復制昵稱即可快速創建高仿賬號,迷惑性極強。
騙術揭秘三:如何防止被真的班主任發現?
由于職業的特殊性,很多老師都開了消息免打擾功能,或者在上課期間關閉手機。不法分子往往會挑選上課、午休等時間段下手,利用時間差,讓真老師不能及時發現。
騙術揭秘四:收費方式
1、群收款
該功能較為“方便”、“快捷”,且金額固定。許多家長見老師發布通知都會立即響應,收款率較高。同時由于群聊的“真實性”,很多家長并不會有所懷疑。
2、支付寶、微信收款二維碼
3、銀行卡轉賬
不法分子直接在群內公布銀行卡號,讓學生家長匯款。此類收款方式較原始,且操作不便。
警方提示:應該如何防范?
1、添加好友時候注意核實對方身份,備注信息可作為參考,但不要完全輕信;
2、不隨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維碼,并設置相關身份驗證,謹防無關人員進入群聊;
3、注意查看可疑人員的微信號ID,高仿號一般會復制頭像和昵稱,但ID無法頻繁修改,可以此核驗對方身份。
4、收到“交費”、“轉賬”等信息通知時,可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與學生、老師多方核實,不要急于轉賬、匯款;
5、一旦發現可疑情況,保存好相關證據并及時報警。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