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05-06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學習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該干什么,總是讓老師和家長在后面推著屁股走。
凡事預則利不預則廢,優秀的學生一般計劃性都很強,會做到學年有目標,學期有規劃,每周有計劃,每日有任務。


學習時間不固定,每天必要的學習時間無法保證,學習時完全憑情緒,情緒好的時候可以學到深夜,情緒不好的時候,就什么都學不進去。
學知識需要日積月累,人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大量的學習內容灌輸進大腦里,饑一頓飽一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會事倍功半。


每天該完成的學習任務沒有完成,喜歡搞集中復習、臨考突擊。
要想較好地掌握知識,必須靠每日的知識積累,沒有量的積累,便不會有質的飛躍。靠臨時抱佛腳學到的知識,不但數量少,質量也差,經不起嚴格的檢驗。


上課時忘帶課本和學習用具,抄寫時,明明是“‘b”卻寫成“d”;作業經常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跡潦草、錯誤率高。
不少高中生都有馬虎的毛病,如果家長不加注意、不予重視,學習效果勢必會受影響。


上課時經常溜號,甚至做一些與學習毫不相干的事;自習課發呆,或者東翻西看,浪費時間;做作業或復習時,常做一些小動作,一邊聽歌一邊寫作文、算題,和同學閑聊、打鬧。
專心致志是學生必須養成的基本學習習慣,一般人不可能高質量地同時做好兩項或兩項以上的事情,所謂“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性格過于害羞,學習上有許多沒有弄懂的問題,卻不敢問老師;不懂裝懂,不會的東西從來也不向別人請教;不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搞不清楚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似乎什么都懂一點,但實際上又沒有完全掌握。
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完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己的過程,圣人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何況是還在求學中的學生?所以要大膽主動地提問。


作業本發到手里,雖然上面有老師的批改,但很少往心里去;測驗題和考試卷基本都是只看看分數便扔到一邊,從不認真分析原因、檢查和更正錯誤。
學習一個不斷補漏洞的過程。一門課程,你的知識漏洞越少,說明你學得越透徹,那些考試時出錯的地方往往是知識漏洞較大的地方。


不會主動預習第二天要學的內容,認為課堂上認真聽講就好了,預習是浪費時間。
預習,歷來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基本要求,高中生在上課前沒有預習,聽課時對老師所講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會大打折扣。


課堂上思想開小差、易分神、小動作多、坐不住、愛說話,快到下課時就更聽不進去了,心思早已跑到課后。
課堂45分鐘對高中的學習至關重要,老師是學生的指路人,如果課堂上老師講的重點、難點弄不明白,課后就可能要花幾倍的時間才能補上。

做作業前不看課本、參考資料和筆記,也不消化和理解當天所學的內容,作業拿過來就做,做完了萬事大吉。
作業需要學生盡量獨立完成,它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正確地理解、熟練地記憶所學的生詞、語法、定義、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如果長期不求甚解地應付作業,就很難起到這些作用。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