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05-06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來源:新浪教育綜合
關鍵詞:雙一流,高校,高等教育,教育
還有一周,2019年就要來了。
回顧2018年,中國高等教育發生了很多大事,包括全國教育大會的召開、一系列提高本科教育質量舉措的實施、啟動清理“四唯”專項行動、啟動中西部14所“部省合建”工作等,每一件大事都會對今年乃至未來數年中國的高等教育產生重要影響。
其中啟動中西部14所“部省合建”工作無疑是最受關注的高教大事之一。今年2月24日,教育部召開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座談會,部署啟動部省合建工作,支持中西部14所高校建設。
國家“雙一流”建設的啟動,加上“部省合建”的扶持,讓這14所高校的2018年注定極不平凡。
從Z14聯盟到部省合建
由于各種原因,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分布嚴重不均,中西部13省份甚至沒有一所教育部直屬高校,這嚴重影響了這些省份高等教育的發展。
更令人擔憂的是,近十多年來,隨著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的加大,東部高校與中西部高校在人才隊伍、學科水平、科研項目等方面差距有逐步擴大的趨勢。
為了得到國家在資金和政策上的更大支持,中西部14所高校在行動。2013年,最早列入省部共建的鄭州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貴州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以及山西大學、河北大學、南昌大學、云南大學、海南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青海大學、西藏大學、內蒙古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廣西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寧夏大學、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等中西部14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入選高校協作聯盟”,協作聯盟的秘書處常設在貴州大學,簡稱“Z14”。
從2013年起,協作聯盟各高校每年定期輪流承辦書記校長圓桌會議及工作經驗交流會議。會議后,聯盟代表會去教育部匯報會議情況,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議。
而在協作聯盟的第一次經驗交流會上,各高校就對該聯盟建設的近期、中期、遠期目標達成了共識。其中,中期目標是爭取國家將“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由目前的階段性項目支持確定為長期政策性支持;遠期目標是爭取將入選“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的高校,納入教育部直屬高校管理體制。
經過近三年的持續努力,這14所高校的中期目標終于實現。
經過近三年的持續努力,這14所高校的中期目標終于實現。
2016年4月27日,國務院決定在沒有教育部直屬高校的14個省份各重點支持建設一所高校。5月11日,《指導意見》出臺,明確提出按“一省一校”原則,重點建設14所高校。2016年7月,聯盟更名為“ 中西部一省一校國家重點建設大學聯盟 ”。
Z14聯盟大學全部都是“省部共建”大學,除山西大學、河北大學,其他12所都是“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211工程大學。按照國務院會議要求,繼續重點支持一所高校,于是便有了“部省合建”。
2018年2月24日,教育部在京召開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座談會,部署啟動部省合建工作,按“一省一校”原則,重點支持河北大學、山西大學、內蒙古大學、南昌大學、鄭州大學、廣西大學等中西部14所高校建設。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今年全國兩會記者會上說,教育部把這些學校列入部屬高校序列,相當于一種準部屬高校身份,這種學校可以把它叫作部建高校,這是一塊金字招牌。
部省合建工作的啟動加上部長的講話,對于中西部14所高校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身份的轉變給中西部14所高校帶來了優厚的待遇。
按照教育部的說法,“部省合建”的工作機制為“以部為主、部省合建”,被認為是“省部共建”的升級版。
省部共建大學,省在前,部在后;部省合建大學,部在前,省在后。排位的變化,再加上教育部部長的公開發言,14校邁入了準部屬高校序列。
最直觀的變化是,過去,教育部函件的抬頭寫的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如今還要加上“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據報道,在“省部共建”機制中,主要由省政府出錢,部委出政策。而在“部省合建”機制中,入選高校可以獲得國家專項資金支持。
在2018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中,據《南國早報》報道,廣西全區在這筆資金里分到5.2億多元,其中有1.2億明確為“部省合建”資金。
人事也是“部省合建”高校獲得的重要支持。9月15日,原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駱清銘正式擔任海南大學校長(試用期一年)。據悉,駱清銘多年來一直從事生物醫學光子學新技術新方法研究,在這個領域取得非常多的研究成果,曾多次入圍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也是國家杰青獲得者和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駱清銘擔任校長無疑將對海南大學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除海南大學外,另一所部省合建高校——山西大學校長近期也進行了更換,而繼任者來自北京大學。9月30日,此前任北京大學校辦產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的黃桂田獲得破格提拔,出任山西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試用期一年)。
除了人和錢,科研項目的多少對一所大學的發展也至關重要。教育部社會科學司7月31日發布《關于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部省合建高校獲得了與教育部直屬高校同樣的待遇,可以以學校為單位申報,而地方高校只能以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為單位申報。
37所直屬高校對口支援
除了資金、人事等方面的實質性支持外,今年教育部從2月份開始召開了一系列會議,針對部省合建高校的具體問題進行指導。
根據梳理,今年針對部省合建高校的會議至少有6次,其中包括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座談會、貫徹落實“部省合建”工作研討會、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工作推進會、部省合建高校發展規劃專題研討會、“部省合建”高校財務調研座談會、部省合建高校校長座談會。上述會議基本都有教育部、財政部以及“部省合建”高校校領導參加。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8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主持召開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工作推進會,交流總結半年來部省合建工作進展,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
同樣在8月份召開的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工作推進會上,為推進部省合建工作,根據14所合建高校的學科特點和合作意向,教育部確定37所直屬高校為部省合建對口合作高校,支持部省合建高校培育優勢特色學科群、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等。
從公開報道來看,對口合作支持鄭州大學的高校有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吉林大學和同濟大學等5所高校。對口支持海南大學的高校包括天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等。
此外,西藏大學、新疆大學等高校也都在相關報道中透露了具體的對口支援高校名單。
聚全省之力建大學
對于部省合建高校來說,要想真正的建成“部屬高校”,除了需要教育部的重點支持外,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樣非常重要。在地方層面,今年對合建大學都加大了政策和資金的支持。
今年海南省對海南大學的支持力度可謂空前,將“聚全省之力辦好海南大學”。2018年3月,海南省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了《聚全省之力辦好海南大學的工作方案》,明確力爭讓海南大學在2020年、2035年、2050年實現3次躍進,建成具有熱帶農業、熱帶海洋、國際旅游等領域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和中國熱帶最美校園。
此外,江西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支持部省合建南昌大學的實施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部區合建”廣西大學實施方案;云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支持云南大學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意見》,從資金投入、平臺建設、制度保障等方面給予明確支持,其中云南省財政2018—2020年投入不少于25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云南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真正“部省”,還需多年努力
有分析人士指出,部省合建高校納入教育部“一盤棋”后,這些學校學科專業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考核評價、對外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將迎來快速發展。不過,要想真正“部省”,或還需要繼續努力多年。
畢竟經過十多年發展,14所高校與中央部屬高校的差距已然拉開。無論是兩院院士等人才隊伍,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等學科資源,還是生源質量等,中西部14所高校相比中央部屬高校都有較大差距。這些差距的縮小需要時間的積累。
此外,在“雙一流”啟動的背景下,中國高等教育競爭正變得越來越激烈。作為中西部各省高校領頭羊的14所高校,盡管有國家和各省在資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但在地域受限下的情況下,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也將是這些高校面臨的難題。
盡管面臨壓力與挑戰,但隨著國家以及各省一系列重大舉措的實施,加上各校自身的努力,也讓我們看到這些高校實現高速發展的希望。
期待不久的將來,“部省合建”高校成為真正的教育部直屬高校。
歡迎關注川越培訓學校二維碼。
川越培訓學校微信二維碼
川越培訓學校高中家長內部資料分享QQ群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