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05-06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來源:新浪教育
關鍵詞: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教育,民辦
近年來民辦學校的興起再次引起大家的熱議,關于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民辦中小學存在的必要性的話題,很多家長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第一種,把民辦中小學學校堅決取締。有這種想法的家長的觀點是民辦中小學校的存在在一定的范圍內打破了孩子受教育的公平性?,F有或者在建的公辦學校在學位上已經能夠滿足現有孩子的需求,不存在孩子多了沒學上的尷尬。然而現實狀況是,家長不留余力的把孩子送到所謂的辦學條件好、師資力量優異的民辦學校。民辦學校屬于個人或者經濟實體開辦的,辦學條件優越和有異于現在的教育體制制度,從而吸引了部分優秀的教師加入。民辦中小學學校講究的就是“分數”和“升學率”,從而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優秀”生源。畢竟投資人講究的是“利益”,學校沒有一定的影響力就沒生源和收入。
民辦學校的種種動作,給當地教育市場帶來的后果就是公辦學校大量的優秀教師流失,大量“拔尖”學生的流失,大量的優質教育資源成就了民辦學校的“崛起”。高昂的學費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承擔起的,導致少部分有錢人占據了大量的教育資源,普通的家庭孩子享受不到應有的教育資源,加巨了兩極分化。
第二種,民辦中小學校是公辦學校外的補充和提升。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大家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在享受物質的同時現代人更追求本身素質的提高。對于現在的孩子教育不再局限于“有學上”,而是追求“上好學”。在有些地方,我們確實看到部分民辦學校在教學成果上趕超了當地的公辦學校,成為當地人口傳的好學校,吸引了大批家長選擇性的去報名,甚至出現了爆滿的情況。
有人認為,義務教育階段就是普及基礎教育,解決孩子“有學上”的問題,而民辦學校恰好滿足了“上好學”的要求。偏激的想法就是“需要什么樣的服務就得付出相應的代價”,說白了就是你要享受好的教育資源必然要付出代價,知識不是廉價的。對于有這種想法的人,小便真的無話可說,你讓我們這些窮人情以何堪?
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存在的民辦學校的去留不是我們能說了算的,有市場就有需求,存在有它的必然性。怎樣做好引導才是最重要的,讓每個孩子都能公平的享受到國家的教育福利,才是我們最關心的。
歡迎關注川越培訓學校二維碼。
川越培訓學校微信二維碼
川越培訓學校高中家長內部資料分享QQ群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