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05-06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關鍵詞:圖書館,少年兒童,閱讀
著名作家博爾赫斯說過:“如果存在天堂,那么它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閱讀圖書是啟發孩子成長提升的第一步,如果圖書館把孩子拒之門外,就等于切斷了孩子通往至善、至高境界的未來之路。
可是在今年暑假期間,某南方一線城市的大學城圖書館發布了“關于謝絕14歲以下兒童入館的溫馨提示”,并提出了四點理由:圖書館職能為科研服務、閱覽設施均按照成人標準配置、沒有配置少兒讀物、兒童在館內的跑動喧鬧給其他讀者的學習造成嚴重干擾。
其實,圖書館并沒有權利指摘兒童天性活潑難管。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圖書館的職責之一就是提高服務能力,優化服務質量,既然兒童自制力差、難以管理,圖書館就更應該為他們制定針對性的服務和管理措施,營造良好的兒童閱讀環境。
對兒童來說,閱讀是一種生活化、游戲化甚至是娛樂化的場景,在輕松的閱讀氛圍中,孩子們既收獲了知識,又獲得了親子共讀、愉快成長的珍貴體驗,這對兒童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圖書館“一刀切”式的管理相當不妥。
另外,法律明確要求圖書館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須履行社會教育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明確規定,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設置專門為少年兒童服務的閱覽區,并配備相應的專業人員,還應展開面向少年兒童的閱讀指導和社會教育活動,為學校開展相關課外活動提供支持。
在《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規中,還涉及到公立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展覽館、美術館、文化館以及體育場館等其他公共文化體育服務機構的職責,這些機構同圖書館一樣,同樣要為少年兒童拓展課外知識、接受素質教育而服務,滿足他們的求知需求和全面發展的需求,充分發揮社會教育功能,
各種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都承擔著社會教育的責任,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一樣,是現代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當然,公共文化服務的開放性和共享性、少年兒童個性活潑、自控力差的內在特點,使得面向學生的公共文化服務有較高成本,但這不是圖書館、博物館等機構降低服務標準甚至于拒絕服務的理由。事實上,只要真正把孩子們的成長當成大事,就不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例如召集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務),進一步打造屬于孩子們的閱讀天堂。
川越培訓學校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川越培訓學校高中內部資料分享QQ群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