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05-06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答題卡調包”屬烏龍:高考不懼質疑是好事
來源:新京報
關鍵詞:高考,答題卡,調包
當地官方的盡責調查,增強了高考公信力。
河南四位高考生懷疑自己答題卡被調包事件,最終以河南省紀委監察委的通報宣告終結。當地紀委方面的通報非常明確:經過筆跡鑒定,三位(另一位已承認答題卡是自己填寫)考生的答題卡都是自己填寫,并不存在調包。通報還回應了人們關注的細節問題:答題卡上的涂寫,也是考生自己所為。
感謝現代科技,也感謝相關部門的調查,讓這次風波沒有像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樣“不了了之”。涉事專案組調出了從考試到閱卷的全部錄像,調查了舉報者和被舉報者、監考老師、閱卷老師,這增強了最后結果的信服度。
這也印證了事件一開始很多朋友的猜測:在當前的高考監管體系中,這么明目張膽而又匪夷所思的答題卡調包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當然有心生這類幻想或疑慮的考生家長,但依照正常邏輯,幾乎沒人有這樣的權力來打通、控制所有環節。如果有人有能力突破那么多掣肘調包答題卡,他一定可以直接更改分數。
每年高考,都會有一部分考生發揮失常,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這些考生中,會有一部分對自己的分數產生懷疑,甚至懷疑答題卡被掉包,這很正常。此次事件中,特別之處是其中一名家長是檢察官,不但有維權意識,也懂得維權的辦法。他們在網上發帖,動員輿論,又通過正常途徑舉報。
在此情況下,相關部門無法不認真對待。過去幾年,別的省份也發生過幾起懷疑答題卡出問題的事件,最終招生辦向考生出示本人試卷后,當事人都打消了疑慮。這次河南幾位家長態度更加堅決,在高考競爭激烈的背景下,父母想扳回一局的心情可以理解。他們看到答題卡后,哪怕筆跡一眼看上去就很像,仍不依不饒。
最終,這促成了足以寫進高考歷史的一次調查。相關部門請了專業筆跡調查機構,調出全部視頻,相當于啟動了一次高考應急預案。結果證明,高考監管體系是正常運作的,而只要監管正常運行,這類猖獗的搗鬼就罕有發生的可能。
這起烏龍,本質上是家長望子成龍的愿望太過迫切,而孩子成績又無法達到要求造成的,在這種情形下,有些家長寧愿相信對自己有利的暗示甚至猜測。對這樣的家長和孩子,我們除了能夠嘆息,還能做什么呢?
有不少網友認為這四位家長開了不好先例,以后舉報的會越來越多。我的看法完全相反,這種級別的調查,事實上增強了高考的公信力,也讓家長們更相信高考選拔的公正性。再碰到懷疑稱自己答題卡被調包的孩子,家長也有案可依,不會輕易相信。
從根本上講,儼然代表著社會誠信根基的高考,應該歡迎一切質疑,也應該能回應這些質疑。對于煞有介事式舉報的認真對待和盡責調查,是對權利的敬重——哪怕權利可能逾矩。而高考的公信力,也必須在這樣的動態過程中經受住考驗,并不斷得到加強。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