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05-06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文章來源:上海熱線
關鍵詞:疏忽兒童,家庭教育,親職教育
引入強制親職教育制度,共青團可以介入
“我贊成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法學院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童小軍認為,我國法律對于兒童的保護仍然具有提升空間。
作為擁有社會工作背景的學者,童小軍發現,很多人都會認為兒童遇到的不測只是單純的意外傷害,甚至認為會一直存在。值得警惕的是,意外事件的背后大多都是家長的疏忽所致,比如她研究孩子遇到性侵或者遭到虐待的案例發現,背后是很多家長沒有盡到監護責任或者是濫用監護權。若家長的監護到位,很多悲劇將不會發生。
要解決這一問題,法律是最后一道保障,但不是唯一辦法。童小軍又支了一招——加強親職教育。
什么是親職教育?也就是,對家長進行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稱職的好家長的專門化教育。在國內,越來越多的專家呼吁進行這一教育。可是,親職教育如何在我國落地,一直是社會難題。
童小軍認為,在親職教育中,毫無疑問父母是第一責任人,他們要承擔起學習的責任。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一些貧困家庭和文化水平較低的家長,無法主動學習。她認為,一些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要發揮作用,比如共青團組織在扶貧領域,可以因地制宜地開展一些親職教育培訓,給貧困家庭賦能,這是阻斷代際貧困的一種方式。
“國家不能袖手旁觀,應該承擔起親職教育的托底作用,形成制度化體系。”童小軍提出,比如孩子遭遇一些意外傷害案件,國家追究父母責任之后,還要對監護失職的家長進行強制的親職教育矯治。另一種常見情況,有的孩子出現嚴重不良行為,國家除了對孩子進行矯治幫助,還需要對父母進行強制的親職教育矯治,讓家長學會做家長,從根本上改善家庭關系。
童小軍認為,共青團組織非常有必要介入親職教育的工作之中,不僅可以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而且也是維護少年權益的一種手段,畢竟,這些孩子未來還是要回歸家庭,父母應該掌握適度的教育方式。
她提出另一個設想,在團組織系統,可以將婚戀教育與親職教育結合起來,婚戀不止于相親交友這么簡單,未來還要面臨養育孩子問題。如果能提供親職教育服務,不僅提升了年輕人的素質,也讓共青團相親交友活動變得更加厚重,直接提升未來年輕父母教育孩子的水平。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