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05-06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網
關鍵詞:馬云 教育 大學教育 小學教育
中國青年網天津5月17日電(記者 李華錫)5月16日,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舉行。談到教育,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認為,今天的教育必須進行改革,如果今天的教育方法跟過去100年沒有區別的話,再按照這樣的方法教出來的孩子,可能真找不到工作。
“過去100年是機器時代,是工業化時代,我們教的是知識。未來,我們跟機器比誰背書背得好、誰算得快,根本沒有機會贏。”馬云說。他表示,對孩子的教育要有創造力、創新力,要讓孩子有擔當力,讓孩子有責任感,讓孩子有家國情懷,讓孩子有全球觀,“而這些東西是現如今孩子們極其不具備的。”
圖為馬云在大會上發言。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攝
馬云認為,對孩子的教育要重新考慮,特別是對中小學。“我們現在過度關注大學教育,應該關注小孩子教育,小學教育、幼兒園教育、初中教育,一個人的成長是在小時候決定的,到大學已經比較晚了。”
對現有人才的培訓,應該高度關注那些80后、90后、00后的人。“他們生于互聯網,并不覺得互聯網會帶來自己多大的沖擊,他們敢于嘗試。”馬云認為,我們需要的不是專家的心態,需要的是學習者的心態,改變自己的心態。
此外,馬云認為,要對孩子進行分類教育,才有可能贏得未來。他介紹說,中國每年有2000萬的新生兒童,這些新生兒童,有的人會讀書,有的人會體育,就像木頭,有的是紅木,有的是杉木,有的是楠木,不能拿到木板廠統一做成三夾板,我們應該認真地把他們分類進行教育,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只有這樣,我們國家從教育入手才有可能贏得未來。
“我們必須用新的生產關系適應新的生產力的發展。在智能時代、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時代,這是一種新的生產力,我們必須用新的生產關系來適應這種生產力的發展。”談到人才和創新,馬云認為,在今天,創新的主戰場不在大專院校,最優秀的人才沒有在大學里,而是由于過去幾十年中國教育的進步,優秀人才聚集在企業里。
馬云認為,以前是企業跟著大專院校走,未來應該是大專院校跟著企業走、跟著市場走。“因為只有在競爭的第一線才有可能誕生最先進的技術。所以,我們不應該一定認為人才在大專院校,人才就是應該在社會上,就是應該在企業界,甚至在民營企業界。”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